忻 州 吕 梁 商 业 家 族 XINZHOU L LIANG SHANGYE JIAZU 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 编 《晋商资料汇编》编纂委员会 主 编 李茂盛 副 主 编 王 谨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力农 王 谨 毛福昌 石 涛 申河江 朱福连 乔 南 刘成虎 刘建生 刘惠春 孙旭峰 杜清江 李 猛 李生贵 李安平 李茂盛 李新文 李静萍 李德志 杨建中 张 峻 张云泽 张正明 张亚兰 庞建民 郝 平 姚锦龙 耿利虎 高春平 常书铭 韩长安 温克忠 蔚石恩 穆雯瑛 执行编辑:穆雯瑛 前 言 前 为 了 广 泛 收 集、 系 统 整 理 晋 商 文 化 遗 存, 向 社 会 提 供 一 言 部 可 资 可 鉴 的 历 史 资 料, 山 西 省 晋 商 文 化 基 金 会 第 二 届 理 事 会决定,在继续搜集整理出版《晋商史料系列丛书》(影印本) 的同时,再编辑出版一套全面展现晋商历史文化的资料汇编。 汇 编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特 别 是 习 近 平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为 指 导, 坚 持 实 事 求 是、 求 真 存 实 原 则, 在 广 泛 收 集 资料的基础上,整体构架,客观展现。 汇 编 分 重 点 行 业、 主 要 商 道、 知 名 商 号、 著 名 商 人、 重 要遗存、研究著述等六大部分,各部分依次从具体行业、商道、 商号、商人、遗存、著述切入,按照先具体、后抽象的次序排列。 衷 心 希 望 长 期 研 究 晋 商 的 专 家 学 者 和 收 藏 家, 踊 跃 提 供 资 料, 包 括 档 案、 文 存、 抄 本 及 其 他 文 字、 图 片 资 料; 也 希 望大家就此套书的编纂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我们改进工作, 5 001 为晋商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更好的借鉴。 《晋商资料汇编》编纂委员会               2018 年 11 月 忻 州 吕 梁 商 业 家 族 6 002 目 录 目 忻州篇 录 忻县双堡郜家 003 忻县北关米家 022 忻县城内打磨巷周家 027 忻县前播明村赵家 029 忻县匡村陈家 031 忻县樊野王家 036 忻县东楼张家 037 忻县嘉禾陈家 039 忻县段庄石家 040 忻县新路连家 041 忻县南高赵家 042 忻县东南宋周家 043 忻县北赵彭家 045 保德东关杨家 049 保德马家滩马家 054 7 001 保德王家滩村王家 059 保德陈家梁村陈家 063 保德马家滩村张家 065 保德前芦子沟村芦家 066 忻 河曲小五村丁家 067 州 崞县永兴村郭家 070 吕 梁 静乐羊儿岭刘家 073 商 五台槐荫赵正魁家族 078 业 五台槐荫赵殿武家族 080 家 族 五台苏子坡村王家 083 五台东冶镇宋家 087 繁峙城内原家 091 繁峙砂涧驿杜家 096 五寨牡丹院李家 098 五寨宁武宋家崖分支武家 100 神池城内宫家 103 崞县大阳村张家 118 元代崞州同乐寨湾张家 123 代县东章村王家 125 代县谢家寨谢家 138 代县城内冯家街冯家 145 代县阳明堡南关王里道刘家 156 代县新高村李家 165 吕梁篇 交城段村古镇马家 175 交城义望乔家 179 8 002 交城阳渠田家 186 交城梁家庄村阎家 192 临县碛口寨子山陈家 200 临县碛口西湾村陈家 207 临县碛口李家山李家 214 临县西湾石板沟陈家 221 文水刘胡兰镇王家堡王家 223 文水县城西街成家 226 汾阳南垣寨王家 232 汾阳南关牛家 261 目 汾阳汾善村张家 272 录 汾阳东社蔚氏家族 289 孝义大孝堡村李家 310 孝义司马村张家 351 孝义 颉堡田家 358 孝义下栅村杨家 363 孝义石像村冯家 373 孝义樊家庄杜氏家族 378 孝义东安生村阎家 380 孝义白壁关郑家 382 9 003 忻 州 吕 梁 商 业 家 族 10 忻 州 篇 忻 州 篇 001 忻 州 吕 梁 商 业 家 族 002 忻县双堡郜家 清朝时期的忻县(今忻州市忻府区),商业已较发达,财东富商 比比皆是。忻商中比较大的财东以郜家、王家、张家、陈家、连家、石 家、焦家为代表。其中双堡村郜家名列榜首,世人皆知。 忻 州 篇 忻县双堡郜家 郜家老宅(南堡子)复原图 一、起步与发展 艰苦创业,独辟蹊径 双堡郜家始祖郜铎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朔州马邑县(今朔州 市朔城区)迁忻定居,以农耕为业,常缺衣少食。传至十世(清乾隆年 间)郜怀琦、郜怀瑄、郜怀琛兄弟三人,因不甘于贫困而出走口外。他 们来到内蒙古萨尔沁地带(在包头东、萨县西,萨县为今土默特右旗一 003 带),见此地河渠 交错、土地肥沃, 便 留 下 来 垦 荒 种 植。由于前一年黄 忻 河河水泛滥,两岸 州 淤 积 了 肥 沃 的 土 吕 层,于是他们赊购 梁 了几斗黄芥籽,借 商 业 了几匹马,用跑马 家 撒黄芥的方法,在 族 位于忻州东街的郜氏商铺同盛永、万盛兴旧址 黄 河 两 岸 种 植 了 大量黄芥。这一年 内蒙古大旱,其他地方几乎没有收成,但郜家得地利之便,引水灌溉, 获得丰收,因此发财。随后,郜家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开 设六陈行,专营粮食酱醋的加工和销售,还购置了大片土地,由怀琦兄 弟三人共同经营,达到了农商两旺。 意想不到的丰收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传到十一世,郜家已财发 百万,完成了资本的第一次积累,并改农从商。清道光十三年(1833), 忻州知州李培谦倡议修文庙时,郜家主动捐银 100 两资助文庙的修建, 从此在忻县出了名。 经营有方,滚动发展 郜家人经营商业有胆有识,善理财、会管理,十三世郜辅周是其中 的杰出代表。他幼年曾学商于忻县城的元复兴,聪颖好学,很有悟性。 学成后,倾力商海,勤俭持家,积累家资有白银 10 余万两。在清同治 年间,郜辅周听说邢氏在归化城的钱铺濒临倒闭,于是他相机而行,立 即出资收购,并任用邢氏原班人马开设义泰祥钱铺,结果连年盈利,收 入颇丰。之后,他又于包头开设大义昌等“西庄”(经营皮毛),并用 逐年滚动发展的方法,在北京、天津、上海、兰州、凉州(今甘肃省武 004 威市)、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西宁、 银川等地方开设分支店,从天津、北京等地办货发往陕、甘、宁、青等 地,又从这些地方购买绒毛、皮张、药材运回内地销售。大义昌店规模 宏大,有店员 90 多人,收入相当可观。 与此同时,郜家在归化城还有钱庄玉顺泉、义泰祥、晋义祥,“西 庄”天申恒、永顺和,布庄玉顺昌、玉顺源、玉顺诚,纸铺玉顺生;在 萨县有杂货铺四合云、义盛恒;在包头有钱庄义泰昌;在丰镇有钱庄义 源通,粮店同丰粮店;在太原有副食永盛泉,杂货铺怀德堂等。历经十 多年的滚动发展,共结算回白银 160 多万两。郜家在外经商,归化和包 头是其重要据点,所设商号除在当地营业外,还从事大西路(新疆)、 忻 小西路(陕、甘、宁、青)以及内蒙古的批发商务。 州 着眼西北,动手东南 篇 西北既是一个物产丰富之地,又是一个货物畅销之地,郜家以货易 忻 货,双重获利。郜家先 县双 大批收购正定、蔚县、 堡郜 行唐、任县(今邢台市 家 任 泽 区)、 获 鹿( 今 石家庄市鹿泉区)一带 的土布(当时为大宗生 活用品),然后留小部 分运到忻县,在忻县销 售,其余全部发至西北 各地。一时,忻县居然 位于忻州南街的郜氏商铺遇顺生旧址 成了“土布之路”的中 转站。其他如绸缎、烟茶、杂货等,也都从产地或京、津一带采购,然 后经由忻县、包头等地方发往西北,这样既可选择良品,又不受中间剥 削,在市场上颇占优势。而郜家在把“东货”运入“西庄”的同时,又 将从西北收购的土特产转运回内地销售。 005 所谓“西庄”,即专走小西路,销售“东货”布匹、烟茶以及日 用百货等,并沿途收购土特产品转运内地销售的商号。如在西宁收购羊 毛、驼毛,在宁夏收购枸杞、黄芪、苁蓉等药材,在凉州、甘州、肃州 等地收购绒毛、皮张、甘草、鹿茸、麝香、发菜等,然后分类打包,经 忻 黄河运到包头,再由包头分发至各地。 州 立足忻县,先声夺人 吕 在东、西物资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忻县成为各地货物集散转运之 梁 地,因此,本地商业 商 业 也得以迅猛发展。 家 郜家商业虽发轫于 族 外地,但其利润还 是“水流千里归大 海”,最后总要回到

pdf文档 忻州吕梁商业家族

著述 > 默认 > > 文档预览
393 页 0 下载 43 浏览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李健2024-04-09 09:40:03上传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文库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最新文档